從省農機局獲悉,今年,省財政將投入2000萬元創建8個全程機械化示范縣(市),打造18個農機農藝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農機合作社“智慧農場”,帶動河北省農業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升。
今年,河北省在磁縣、寧晉、正定、滄縣、定興、張北、辛集、定州8個縣(市)開展全程機械化示范縣(市)創建。創建縣(市)要定位小麥、玉米、馬鈴薯、花生、谷子等主要農作物,聚焦聯合耕整地、精準播種、高效植保、籽粒收獲、烘干、產后初加工等“弱項”和“短板”,推進主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和區域優勢作物關鍵生產環節機械化。
通過全程機械化示范縣(市)創建,優化技術路線,總結提煉農機、農藝和信息化充分融合的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,建設8個技術路線優化、作業模式完備、農機裝備高端、農機農藝和信息化充分融合的可推廣可復制的全程機械化示范縣(市),并以示范項目為抓手,提升示范縣(市)全程機械化水平,培育全國全程機械化示范縣(市)。
參與農機合作社“智慧農場”創建的合作社必須具備以下條件:農機合作社需在2017年底之前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登記,有固定的經營場所,面積不少于300平方米;擁有農機原值200萬元以上,大中型或專用特色農機不少于20臺(套),其中有一定數量的高性能機具;一年兩熟區,農機合作社規模經營的流轉土地(股份制經營土地)800畝以上,或全程托管土地2000畝以上。
通過創建農機合作社“智慧農場”,培育壯大農業生產服務性市場主體,扶持規模經營土地的農機合作社轉變生產方式和經營方式,全面提升生產服務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,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,輻射帶動家庭農場和種糧大戶發展現代農業。